K2-ET02 通用型磁珠法宿主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2.0
通用型磁珠法宿主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2.0
使用说明书
试剂盒简介
本试剂盒适用于生物制品样本中宿主残留DNA检测的前处理。采用磁珠法DNA提取原理,可最大限度的分离纯化样本中的宿主残留DNA,实现从不同复杂基质中回收微量DNA样本。采用高吸附的磁珠和优化的缓冲体系,可高效稳定地提取样本中的微量宿主细胞残留DNA,对复杂样本的耐受性强,30 min即可完成提取实验。
该前处理试剂盒可与本公司的多种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试剂盒(qPCR法)配套使用,包括E.coli残留DNA检测试剂盒(Cat#K2-HCD01)、CHO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试剂盒(Cat#K2-HCD02)和Vero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试剂盒(Cat#K2-HCD03)等。
试剂盒组分
规格:25 Extracts /100 Extracts
序号 |
组分编号 |
组分名称 |
25 Extracts |
100 Extracts |
储存条件 |
组分I* |
ET02-A |
裂解结合液 |
15 mL/瓶×1瓶 |
60 mL/瓶×1瓶 |
室温 |
ET02-B |
洗涤液A* |
6 mL/瓶×1瓶 (需加9 mL乙醇) |
24 mL/瓶×1瓶 (需加36 mL乙醇) |
室温 |
|
ET02-C |
洗涤液B* |
3 mL/瓶×1瓶 (需加12 mL乙醇) |
12 mL/瓶×1瓶 (需加48 mL乙醇) |
室温 |
|
ET02-D |
洗脱液 |
2.5 mL/瓶×1瓶 |
10 mL/瓶×1瓶 |
室温 |
|
ET02-E |
磁珠悬浮液 |
0.5 mL/支×1支 |
1 mL/支×2支 |
室温 |
|
组分II |
ET02-F |
蛋白酶K(20 mg/mL) |
0.5 mL/支×1支 |
1 mL/支×2支 |
-20±5℃ |
ET02-G |
糖原 |
225 μL/支×1支 |
900 μL/支×1支 |
-20±5℃ |
|
ET02-H |
PolyA钾盐 |
150 μL/支×1支 |
600 μL/支×1支 |
-20±5℃ |
|
ET02-I |
核酸助沉剂 |
100 μL/支×1支 |
400 μL/支×1支 |
-20±5℃ |
注:组分I需常温保存,不可冷冻。洗涤液A在使用前需加入9 mL(25 Extracts)或36 mL(100 Extracts)乙醇,洗涤液B在使用前需加入12 mL(25 Extracts)或48 mL(100 Extracts)乙醇,并做好标记;试剂在使用前需充分混匀;使用后将瓶盖盖紧,以防止乙醇挥发。如长期保存可将磁珠悬浮液置于4℃,确保磁珠结合活性。
有效期
规定储存条件下12个月,具体详见试剂盒标签。
运输条件
组分I室温运输;组分II冰袋或干冰运输。
收到货后,请检查组分I和组分II的试剂是否齐全,并立即放入对应的保存温度中储存。
注意事项
- 检测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,按照说明书内容进行规范操作,样本处理建议在超净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。
- 使用该试剂盒前,注意观察常温保存溶液是否有析出或者沉淀,若溶液发生沉淀,放置于37℃水浴中,以溶解沉淀。试剂使用前请振荡混匀并瞬时离心至管底。
- 吸取样本时应尽量避免吸入磁珠,磁珠易沉淀使用前请振荡混匀。
- 试剂使用结束后尽快放置推荐的储存条件下,避免在常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放时间过长。
- 所用Ep管、枪头等耗材需无菌、无核酸酶。
实验所需但试剂盒中未含材料
- 10 μL、100 μL、1000 μL不等的低吸附带滤芯枪头
- 1.5 mL低吸附离心管
- 96孔/32孔深孔板(推荐Cat#50054205)
- 磁棒套(推荐Cat#50056698)
- 无水乙醇(分析纯)
- 1×PBS缓冲液(pH 7.4,无Mg2+和Ca2+离子),无菌,无核酸酶
- 超纯水(Cat#S02010)
实验所需但试剂盒中未含设备
- 漩涡振荡器
- 水浴锅或金属浴
- 瞬时离心机
- 磁力架
-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(推荐捷诺GenAct NR-96)
- 10 μL、100 μL、1000 μL量程不等的移液器
- 超净台或生物安全柜
提取操作过程——手动提取
1. 样本制备
1.1 待测样本为疫苗等本身含有较高的DNA含量的样本,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,使样品的检测值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之内,可用1×PBS(pH7.4,无Mg2+和Ca2+离子)、样品保存液或1×TE溶液对样本进行适当比例稀释后提取,样本稀释后,以稀释液作为阴性样本。
1.2 待测样本为干粉的,可用超纯水或1×PBS将样本稀释成10 mg/mL或者100 mg/mL后使用。
1.3 待测样本为复杂背景基质的,可根据需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,以确定合适的样本稀释倍数。
1.4 一般情况下生物制品纯化过程中间样品的pH值均为中性,若样品的pH<5或者pH>9,可能会影响样品前处理效果。若样品的pH值不为中性且对回收率的影响较大,可考虑用1M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样品的pH至中性后(pH 6.0~8.0)再进行纯化操作。
1.5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,每个待测样本建议至少进行2次DNA提取处理。
1.6 每次实验中需要设置一个阴性样本NCS,与其余样本一起处理,以检验样本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污染。
1.7 用加标回收样本(ERC)来评估DNA提取的回收率和准确度,并可用ERC来评估验证分析方法和系统性能。对具体样品的DNA加标量设定在其无加标测试值的2-10倍为宜(可参考相应的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试剂盒)。
2. 裂解结合
2.1 将100 µL的样本,阴性样本和加标回收样本分别加入1.5 mL的离心管中,每管中加入600 μL裂解结合液和20 μL蛋白酶K,涡旋混匀10 sec。
注:对于核酸含量残留极低或回收率较低的样本,可尝试加入9 μL糖原、6 μL PolyA钾盐和4 μL核酸助沉剂进行提取。
2.2 在样品混合物中加入20 µL磁珠,涡旋混匀后,60℃恒温震荡15 min。
注:磁珠使用前应在漩涡振荡器充分振荡5 sec;如果样品较多,每次加入磁珠过程中应再次充分震荡混匀磁珠,以保证每次加入的磁珠量的一致性。如样本基质复杂,可尝试将孵育温度提高至75℃。
2.3 短暂离心收集悬液至管底,然后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,室温静置至溶液澄清(等待磁珠完全分离的时间约为1-2 min)。
2.4 保持离心管于磁力架上,避免震动,用1 mL移液器小心吸去大部分溶液。
注:去除上清时枪头避免搅动磁珠,避免磁珠同上清一起被去除。
2.5 继续保持离心管于磁力架上1min,用200 µL移液器吸去残余上清。
3. 洗涤
3.1 加入500 μL洗涤液A(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),涡旋混匀,确保磁珠分散,离心管壁无聚集磁珠。
3.2 瞬时离心后将离心管重置于磁性分离架上,待溶液澄清,磁珠完全分离后,用枪头移去上清液,完成第1次磁珠洗涤。
3.3 加入500 μL洗涤液B(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),涡旋混匀,确保磁珠分散,离心管壁无聚集磁珠。
3.4 瞬时离心后将离心管重置于磁性分离架上,待溶液澄清,磁珠完全分离后,用枪头移去上清液,完成第2次磁珠洗涤。
3.5 为保证液体充分移除,可将离心管再次瞬时离心10 sec,置于磁性分离架上,待磁珠完全分离后,用 10 μL枪头小心地将残余液体吸除干净。
3.6 打开管盖,室温放置2-5 min直至乙醇完全挥发。肉眼观察到磁珠表面无反光或出现裂隙即表明乙醇已挥发完全。
注:避免磁珠过分干燥,导致磁珠粘在管壁上降低回收率。
4. 洗脱
4.1 将离心管放入常规离心管架,沿离心管壁加入50-100 μL 70℃预热的洗脱液,用漩涡振荡器轻微振荡 5 sec使磁珠和洗脱液混匀,瞬时离心后,70℃孵育3 min,孵育过程中可再次振荡混匀1次。
注:振荡后需将残留于管壁上的磁珠和洗脱液轻甩至管底,振荡至管盖上的磁珠和洗脱液需快速离心后重新震荡混匀。
4.2 孵育后瞬时离心,将离心管盖上吸附的液体收集到底部后,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静置2 min,等待样本温度恢复到室温水平,磁珠成团贴壁,液体变清澈;
4.3 将DNA溶液移至新的1.5 mL离心管中,随即进行样本检测。短期保存于-20℃,长期保存需放置于-80℃。
操作注意细节
- 在磁珠洗涤或洗脱过程中,每次震荡混匀后都要用瞬时离心机短暂离心,以保证没有磁珠液附着在离心管管盖和管壁上;
- 磁珠的干燥时间依具体情况而定,室温较高或空气干燥的环境下可以选择较短干燥时间;而室温较低或空气湿润环境下,干燥时间可以稍长;
- 在去除乙醇干燥时,观察磁珠状态,勿让磁珠太干,以免洗脱不完全;
- 尽量在完成样品前处理纯化后就立即进行后续DNA检测,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
提取操作过程——自动化提取
1. 样本制备
样本制备同手动提取过程。
- 自动化提取——匹配捷诺GenAct NR-96
- 2.1 装板:按照下表向96孔/32孔深孔板中加入相应试剂:
板位 |
试剂名称 |
体积/孔 |
1 |
样本/阴性样本/加标回收样本 |
100 μL |
裂解结合液 |
600 μL |
|
蛋白酶K |
20 μL |
|
2 |
洗涤液A* |
500 μL |
3 |
磁珠悬浮液 |
20 μL |
洗涤液B* |
500 μL |
|
6 |
洗脱液 |
50-100 μL |
注1:洗涤液A*和洗涤液B*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。
注2:(可选)对于核酸含量残留极低或回收率较低的样本,可在板位1中尝试加入9 μL糖原、6 μL PolyA钾盐和4 μL核酸助沉剂进行提取。
注3:磁珠使用前应在漩涡振荡器充分振荡5 sec;如果样品较多,每次加入磁珠过程中应再次充分震荡混匀磁珠,以保证每次加入的磁珠量的一致性。
2.2 上机:将磁棒套插到仪器中并确认插入到位,将96孔/32孔深孔板放到对应的板位上,参考下表设置程序并运行:
名称 |
板位 |
体积 (μL) |
震荡速度 (rpm) |
震荡时间 (sec) |
磁吸时间 (sec) |
温度 (℃) |
等待时间 (sec) |
吸磁 |
3 |
500 |
500 |
12 |
60 |
/ |
0 |
裂解 |
1 |
700 |
500 |
900 |
90 |
75 |
0 |
洗涤 |
2 |
500 |
600 |
30 |
60 |
/ |
0 |
洗涤 |
3 |
500 |
600 |
30 |
60 |
/ |
120 |
洗脱 |
6 |
100 |
800 |
180 |
90 |
70 |
0 |
弃磁 |
3 |
500 |
500 |
12 |
0 |
/ |
0 |
2.3 程序运行结束后,将6号板位上深孔板内的洗脱液移至新的1.5 mL离心管中。随即进行样本检测。短期保存于-20℃,长期保存需放置于-80℃。
注:收集洗脱液时,应尽量将离心管内溶液转移完全,否则将影响样品检测的准确性。
操作注意细节
- 向深孔板中加样时,应尽量加至底部,避免影响溶液震荡混匀效果。
- 尽量在完成样品前处理纯化后就立即进行后续DNA检测,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